一、出轨离婚案件财产分割怎么判
出轨行为并未被明确规定为确定离婚纠纷案件中财产分割方案的关键要素。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之法律规制,在进入离婚法律程序之时,必须首先由夫妻双方就共有的财产问题达成协商解决的协定;
如若协商未能达成共识,那么,民政部门或者相关司法机关则需根据财产的实际状况及家庭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要素做出仲裁。
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子女、女方以及在婚姻关系中没有明显过失的一方的权益保护。
因此,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当涉及到因出轨引发的离婚诉讼案件时,法院将充分评估各种相关因素以做出公正而全面的判决,这些因素包括但不仅局限于当事人双方的经济能力、对于子女抚养权的处理态度、在婚姻生活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等等。
虽然出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改变法官对于涉案一方向另一方主张的“无过错方”资格的认知,但是,这样的考量仅仅是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而且并不是最为关键或者主导性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出轨离婚案件抚养权如何判定
在出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判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孩子年龄,2岁以下一般随母方生活;2岁到8岁,根据双方抚养条件和孩子意愿综合判定;8岁以上,尊重孩子意愿。
双方经济状况,有稳定收入、能提供良好生活条件者更有利。
居住环境
,有利于孩子生活、学习的居住环境更优。无过错方在同等条件下可适当优先获得抚养权,若一方存在出轨等过错行为,可能影响其抚养权获取。但这并非绝对,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总之,以保障孩子的最大利益为原则进行抚养权判定。
三、出轨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出轨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一方的出轨行为属于过错情形,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少分或不分过错方的财产。例如,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等财产,一般会先认定为共同财产,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割。同时,要注意区分夫妻个人财产,如一方婚前的财产等,仍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分割。总之,出轨并不必然导致财产少分,但无过错方可依法主张相应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应协商共有财产分割,协商不成则由民政或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裁决,重点保护子女、女方及无过错方权益。在因出轨导致的离婚案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经济能力、子女抚养权等因素,出轨虽影响“无过错方”认定,但非决定性因素。